證券時報
08-16 10:12
8月14日臨近午盤收盤,商品期貨市場突發(fā)跳水,多個商品飄綠。
截至午間收盤,雙焦期貨大幅下挫,焦煤主力合約日內跌超7%,現(xiàn)報1204元/噸;焦炭主力合約日內跌近5%,現(xiàn)報1695元/噸。多晶硅、菜粕、菜籽、氧化鋁等商品跌超3%。
機構觀點顯示,商品市場回調主要是多頭兌現(xiàn)利潤,以及對市場長期供需矛盾的擔憂。近期煤價波動來源于煤炭整體需求好轉及供應端擾動,但減產對短期產量影響大,而對全年供需影響有限。
另外,股票市場的能源化工股也紛紛下挫。
A股煤炭股走低。港股煤炭股也普遍走低。其中,金馬能源跌近6%,兗礦能源、蒙古能源跌4.5%,中煤能源跌2.5%,中國神華、兗煤澳大利亞跌1.5%。
能源板塊商品多數(shù)下跌。截至午間收盤,原油主力合約下跌1.96%,燃油主力合約下跌1.25%。
消息面上,昨晚公布的IEA月報偏空: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預測從210萬桶/日上調至250萬桶/日,預計明年全球石油供應將出現(xiàn)創(chuàng)紀錄的過剩情況。另外,中東地區(qū)緊張情緒持續(xù)降溫、OPEC+持續(xù)增產以及石油消費轉弱等因素疊加,也難以為原油價格提供支撐。